文章
  • 产品
  • 文章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山泽通气》

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

  • 产品代码601010
  • 产品属性限量复刻版画
  • 交易单位
  • 材 质纸质
  • 尺 寸148×210mm
  • 交易模式摘挂牌模式
  • 挂牌数量100000
  • 挂牌参考价格100元
  • 托管仓库海文交托管库
  • 挂牌机构成都逸贝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简介 introduce

一、《山泽通气》简介

(一)产品交易信息

【上市日期】:2024年5月16日

【最小价格变动单位】:0.01元

【交易期限】:两年

【最小提货量】:1幅

【提货说明】:本产品支持“现场提货”和“交收机构代发(邮寄)-运费自理”两种形式。(详见“海文交官网-交易指南-交收流程”)


(二)文化艺术品基本信息

为帮助青年艺术家更好的成长与发展,向艺术行业培养输送更多优秀的新鲜血液,激发潜力艺术家创作激情。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市场活跃度认可度较高的青年艺术家作为产品设计及艺术市场潜力发掘和推广。

挂牌文化艺术品《山泽通气》选取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职业艺术家李明近几年参展、社会认知度较高的40幅原创水墨作品独家授权监制以限量复刻版画艺术品的形式与藏家见面。使用超高精度(亿万像素)的立体扫描设备复制原作,无论品质还是细节都忠于原作。每幅作品均带有艺术家签名及限量编号。四十幅作品分别为《白马》《藏》《缠斗》《端坐》《伏鹿》《觅》《憩》《小憩》《柔软》《伤逝》《脱兔》《王之孤独》《夜》《抑郁的熊》《隐》《优雅》《优雅的孤独》《预言家们》《追古》《南山》《北山》《独处》《风之味道》《海》《寂兮寥兮》《旧风景》《蓝田》《流动的风景》《宁静的守望》《飘动的山情》《山风曼舞》《山浮云动》《山峦云影》《岁月婆娑》《岁月悠悠》《它山之石》《无形之形》《焰火》《夜火》《云海》。单幅限量2500幅,总计10万幅。

 

(三)艺术家简介

李明,男,1987年,职业画家,硕士。生于山东淄博,现居四川成都。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职业艺术家,当代水墨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代表作《独处》系列、《山水》系列。其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崔振宽美术馆、成都美术馆、宝龙美术馆、21世纪空间美术馆、方圆美术馆、了了艺术机构、菏泽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及国内外藏家收藏。并在全国多地举办个人画展。

2006年—2010年就本科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0年—2013年就研究生读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13年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高端研修班研修

1.png 

李明

 1.艺术家个展经历

2009年“水痕墨迹”首次个人画展 (山东师范大学美术馆) 

2013年“自然而然”李明水墨作品展(山东美术出版社美术馆) 

2017年 独处 李明纸本作品展(北京798方圆美术馆) 

2021年 见山·见物李明水墨新作品鉴(成都了了艺术机构3号馆) 

2021年 山泽通气 李明水墨作品展(广州FanHouse生活艺术空间) 

2022年 丝变——李明水墨作品展(西安拾伍文化空间) 

2022年 内观——李明水墨作品展(广州·墨阁画廊)

2.艺术家群展经历

2010年

参加第一届中韩当代视觉艺术展(韩国全州)

参加第二届中国线描艺术展(河南省美术馆)

2011年

参加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特约参加第八届全国工笔画大展(中国美术馆)

参加中国当代花鸟画大展(江西省美术馆)

参加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山东美术作品展(山东省博物馆)

2012年

参加“锦绣中原”全国中国画展(洛阳美术馆)

参加2012年全国中国画展(上海中华艺术宫)

参加泰山文艺奖中国画作品展(山东省图书馆美术馆)

2013年

参加“海岳风华”中国当代实力派画家邀请展(北京国粹苑)

参加“齐鲁画风”山东中国画大展(山东省博物馆)

2014年

参加第四届中国画节(潍坊国际会展中心)

参加“一任自然”2014南京山水画邀请展(南京弘鼎艺术中心)

参加美术报第七届艺术节(江苏南通国际会展中心)

参加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山东作品展(山东省美术馆)

2015年

参加“自然的双重性”中国山水画邀请展(杭州美和苑)

参加 2015学院派——青年水墨展(北京李可染画院)

参加“山外有山”当代山水画家邀请展(南京江宁织造博物馆)

参加“中国创造力”新生代艺术跨年展(新加坡复兴美术馆)

参加“62度灰和他的朋友们”作品展(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参加2015水墨彭城全国写意中国画展(徐州美术馆)

参加“设色记”中国新工笔画会首届提名展(上上国际美术馆)

2016年

入选2016年“青矜计划”(北京正观美术馆、深圳关山月美术馆)

入选2016梅林国际艺术邀请展(梵蒂冈国旅游文化部皮尼亚展厅)

参加艺术南京主题展区“流光里”绘画艺术展(南京百家湖艺术中心)

参加《新高度》扫一扫当代艺术展济南站(济南嘉简美术馆)

参加 同一代人——中国水墨艺术邀请展(北京山水美术馆)

2017年

参加艺术北京(中国农业展览馆)

参加艺术厦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

参加“打开”象外一周年系列活动(北京MeepPark)

参加“三人谈画”作品展(济南方圆美术馆)

2018年

参加“墨言味”2018中国水墨九人邀请展(北京凌华堂)

参加艺术厦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

参加(第四届)上海青年艺术家博览会“艺.引力”——中国当代水墨邀请展(上海世贸商城展览馆)

参加“风景——以水墨为材料”四人展(南京新星星美术馆)

参加“意识.自觉”目光所及之处唯有差异(南京龙庭水岸别墅)

参加“虚拟时代的视觉”第九届新星星艺术奖年度盛宴(江苏大剧院)

2019年

参加“美丽家园”宝龙新绘画大奖入选展(上海宝龙美术馆)

参加自然的双重性——西安2019山水画邀请展(崔振宽美术馆)

参加菏泽当代美术作品邀请展(菏泽市美术馆)

参加全国名家绘天府(成都画院、成都美术馆)

2020年

参加抒情的喻象——东莞2020诗书画邀请展(东莞二十一世纪美术馆)

参加2020中国泼彩画双年展(刘海粟美术馆)

参加同源——第二届中国画作品展获入会资格作品奖(山东省临沂市美馆) 入选第十一届新星星艺术奖

2021年

参加格致:由局部生发的22位艺术家创作方法论(了了艺术机构3号馆)

参加成都双年展特邀平行展延宕意识十人画展(了了艺术机构3号馆)

参加广州国际公共艺术博览会(广州琶洲保利世贸博览馆)

2022年

参加2022中国泼彩画双年展(刘海粟美术馆)

 3.人物评价

李明的山水存有一种绵延。大概由于在他的画中极少见直线与尖锐之处,唯用曲线来营造秩序。这是一种将曲线探寻到极致的尝试。画水如绸缎,虚而不断,能流转迂回;画山如浮冰,实而不锢,能逐流飘移;画谷间风,不需看见风,只需在画中听闻鹤唳;画池中月,不需看见月,只需在画中遇到指月之人。(青年学者:张妮)

李明作品中的褐色调源于他对自然环境与人文遗迹的高度提炼,他以褐色调来营造作品中无以言传的情绪和气氛,他喜欢用不规则、温润的线条表达介于意象与抽象之间的画面,李明的线条一如他的性格:敏感而极具隐忍的力量感。(崔振宽美术馆执行馆长、策展人、《水墨记》创始人:侯昌恒)

李明作品中融入了禅意的空灵与道家的玄虚气象,一种更加博大的意味扩散开,在微弱的对比中,涌动着暗潮,——那里有朝雾暮霭的迷离之味,有玄思、有诗境也有他略带伤感的呓语与独白——透过细若游丝的线条与淡至虚无的墨痕,我隐约听见高山流水的古典从寂远的江湖上传来。现代与古典、山水或风景、笔墨与无笔墨、随类赋彩或冷暖关系 ...... 许许多多的形式语言与画理观念在此都落下尘埃,失去了权力话语的沉默,变得如此强大!我不得不说李明是富有智慧的,他的从容淡定中有稳稳的坚持。(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知名画家:党震)

 

(四)创作背景

本次挂牌文化艺术品系列作品选自李明《山泽通气》展览作品及近作。“山泽通气”出自《易经•说卦》:“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 古人认为自然界中,山与泽之气彼此互通,不断转化、变幻,循环往复。这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认知与感悟。当这种哲思体现在艺术上,便成就东方式的圆融。正如水墨艺术,水,乃圆融之气;墨,有逐水释新之材,二者相融,微妙而富于变化,产生持久的美。传承千年的水墨艺术,在当代语境中缔造出新气象。生于齐鲁大地的80后艺术家李明,无疑是新水墨领域的杰出探索者。他深谙东方美学的圆融精髓,又兼具当代艺术视野,流畅而有力量的曲线极具东方韵味,自带一种仙风道骨的高逸感,配以赭石、土黄、青绿等大地色系营造出一处处梦幻秘境,也为观者谱写了诗与远方。

李明近年创作的水墨作品,多为表现人与天地万物感悟的风景系列,也有他有感而发,试图唤醒人们精神共鸣的动物系列。东方的山水与西方的风景;写意还是抽象,这些在李明的画中,边界都已被模糊,不再泾渭分明,画水如绸缎,虚而不断,能流转迂回;画山如浮冰,实而不锢,能逐流飘移;画谷间风,不需看见风,只需在画中听闻鹤唳;画池中月,不需看见月,只需在画中遇到指月之人。独特的“气”构造了新的水墨意境,品读、游走画中,相信你能领悟到那份圆融的力量。同时本次选取的作品包含了李明褐色调时期和多色调碰撞时期的作品,以及2023年的最新创作,体现了这位才华横溢的80后艺术家在这几年中不断的内观和自省过程的写照。

“绘画的价值,除了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水平之外,就是孤本无法复制的特性。”限量复刻版画不仅满足了中高层消费,同时使收藏行为的风险减低,也是入门藏家提高眼界和鉴藏水平的基石。实现优秀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从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家作品中选择最适合家居和办公装饰的作品,从作品收藏价值到版权确认,从数字化输出到制作,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让大众共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精华。

1715765707832384.png 

限量复刻版画展示效果(以实际交收呈现形式为准)

(五)文化艺术品特点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带有隐喻性质的渔父、樵夫、蓧杖人等母题以及亭台、岩穴、茅舍与孤松等配置在唐宋开始出现,并定型为文人士族文化认知场域中的母题范式,及至元明清山水画中则不断重演或演变。渔父、樵夫与蓧杖人等这类母题隐喻的是隐士,山石、树木、林泉、溪流以及河海等则作为整个山水画叙事空间的结构要素对隐逸性主题叙事的完整性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画家则通过个人风格、笔墨、趣味或师承等这些技术性的特征完成其作品使命。

1715742838394632.png 

《云海》 李明 51.5*120cm 纸本水墨 2016

作为才华横溢的80后当代艺术家李明,其作品使用的材料是基于中国传统的水墨,但他的作品无论山水、风景,以及以山水/风景为背景的动物皆极具当代性、隐喻性。李明作品的母体元素不再呈现传统中国文人画中的隐士与笔墨,取而代之的山石与动物,他在作品中力图消解“人”与笔墨的存在,山石皆空旷、孤独而坚硬,动物亦孤傲、慵懒而坦然。山石、流云、雾岚、树枝、火焰与动物等皆用温润绵长而又看似毫无规则的刀锋般曲线构建而成,画面呈现出来的完整性、诗意性却能在瞬间触及人的灵魂深处。

4.png 

《它山之石》95cm*39cm纸本水墨 2015

东方的山水与西方的风景,写意还是抽象,这些在李明的画中,边界都已被模糊,不再泾渭分明,独特的“气”构造了新的水墨意境。他笔下的山脊、山坡、山石,流云、飘雾、烟岚,乃至树的枝叶,篝火的烈焰,动物的躯干,都是起伏连绵,有着长长的曲线,营造出层层叠叠的动势。他似乎具有一种能力,就是不依靠传统的程式和套路,成功传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他画山,却非“仁者”之山。他不画名山大川,没有谁谁谁的笔意,你甚至会忽略技法这一要素——例如再常见不过的皴法,在他的画面里就不太明显。从某种程度上,他的山不是勾勒出来的,不是皴擦出来的,不是叠架出来的,却是由反复的渲染“堆积”出来的。

5.png 

《山风曼舞》 李明 51.2*99.8cm 纸本水墨 2016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是向内探寻,反思自我,与自己内心对话,坦然地面对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不完美却依然向上,不断追求更高的精神层次。

6.png 

《风之味道》 纸本水墨38cm*76cm 2014

他的线条往往倍受关注,时而如刀锋般犀利,时而飘逸洒脱,时而温润绵长,在写意与抽象之间,虚实兼具,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对李明而言,古代与当代、东方与西方,所采用材料和技法,仅是他创作的工具,辅佐于内心的表达。

他非常重视当下性:“就是你在这个时代里面,你确实看到了一些东西,你感受到了一些东西,通过绘画这种方式表达出来,就像我们说话一样。”因此,在李明的绘画语言中,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高贵品质,还赋予了更多的当下性和世界性。

他能将雄壮的气韵与温柔的抒情相融,如阴阳二性,刚柔并济,通过对线条和细节的处理,使得画面充满自然流动的气息,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7.png 

《憩》李明  36*45cm  纸本水墨  2022

除了山水系列,动物系列也倍受关注。李明表示:“画动物就是在画我自己,并且动物们总是处于一种孤独的境遇中,有时看到一些动物在充满灵性的那一瞬间,我感觉是可以和他们互通情绪的,我认为孤独的境遇是一项伟大的发明,它以客观的存在促使主观能无限延伸。我们的思考、自省、感伤都是在客观孤独的境遇中产生的。”

李明的山水/风景题材作品多接近于意象与抽象之间,这些融意象与抽象于一体的绘画作品内在指向于中国传统文人画的精神内核,他在表达上采取了一种接近于折中的策略,消解了中国传统文人画的语言表达。

8.png 

《脱兔》 李明  45*42cm  纸本水墨

在李明多年绘画语言探索中,他秉持的方法是外向的(西方的)、态度是内向的(东方的)。因之于李明的教育经历与其开放心态,李明的绘画作品不仅基于当代视角,更源于东西方的多元传统,他既取法于米芾的平淡天真、金农的风骨气韵、陈洪绶的高古游丝,同时亦深受基弗的悲悯主义、席勒的分割线条的启示。

李明在济南读研究生期间创作了一批表达优雅与憧憬的蓝色调人物、花鸟、风景等写意水墨作品,在单色调的山水/风景中他找到了自己情感表达的出口,自此一发不可收拾。在飘逸流动的蓝色调时期(2012年)之后,他经历了短暂的通透明亮的灰色调时期(2014年),李明又找到了最具表达“伤痕”隐喻的褐色调时期(2015年始)。

9.png 

《蓝田》 纸本水墨38cm*76cm 2014

他偏爱在山水/风景中将对环境造成“痛感”的“人”进行消解,褐色调的处理使得画面更加荒寒坚硬,犹如直视历史的废墟。自近两年定居成都后,在褐色调系列创作的同时,李明又开始进行尝试多色调碰撞时期(2021年)的创作,他试图通过多色调的碰撞来解放色彩本身对他的桎梏,以期探索更加纯粹的表达方式。李明坦言:“我总是在这些不经意的山和大地中试图寻找一种温度,一种力量。”“我的山水系列应该是更强调主观,或者在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不强调山水本身,而更是一种抒情的表达。”

李明的褐色调作品中孤独的“动物”系列即是隐喻他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那些自然之境中的山猫、豹子、麋鹿、野兔、灵猴、熊大、狮王等皆独步山林间,或优雅,或沉静,或孤独,或哀伤,或慵懒,或傲然。面对荒寒之境中的这些天地之灵,我们确能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温度。

10.png 

《优雅》 李明  60*96cm  纸本水墨  2020

青年艺术家李明更多希望从细小的事情开始改变,量变形成质变。李明表示这个系列在关照“自我”的同时,也从“我”这个微小个体的角度与能力来期望世界和平,早日恢复安宁!

纵览中国绘画史,较大程度上,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并非仅源于其演进历程之时代久远;亦非依赖于图像样式之风格渐变;而文脉传统之有序演进有时也不见得是波澜不惊并顺理成章的。

 

二、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中国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澳门)一直是艺术品的净进口国,即进口超过出口。这不仅体现中国作为全球重要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也表明中国还有强大的艺术品消费需求。根据《巴塞尔2023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由于诸多展会被迫取消,亚洲市场遭遇大幅收缩。然而即使在销售额同比下降14%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在2022年的艺术品销售额仍然达到了1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17%,全球排名第三。在日益增长的艺术消费人群和某些关键城市的聚集效应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转折点。中国市场的重新开放会刺激其累积的需求和供应,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到2019年之前的状态。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优秀作品是先进文化的结晶,其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中国绘画史,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并非仅源于其演进历程之时代久远,亦非依赖于图像样式之风格渐变,而文脉传统之有序演进有时也不见得是波澜不惊并顺理成章的。这典型化体现于中国画的历史沿革进程之中。

当代的山水画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以传统笔墨程式为主要表现手段和通过写生积累素材进而提炼而成两大路数,而且,绝大多数山水画家的着力点,主要在于笔墨的个性化和图式的风格化上。吴洁聪作为岭南山水画界超拔同侪的青年才俊。也极其重视自身笔墨的锤炼,在图式上也力求形成自家风貌,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视觉形式固然重要,但是,作品背后的精神指向,更是他愿意去探求的迷人境地。正因为其有此志向并躬身践行,社会现实的感同身受、生活日常的会心一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察感悟等等,都能够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

截至2023年7月中旬,雅昌艺术网对18家知名拍卖行春季拍卖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中国书画板块,共举行了56场拍卖,总成交额超过了58.8亿元。在成交额排在前10位的拍卖行中,共有48个书画专场,总成交额达到了5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18%。中国画市场的繁荣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家们的投资热情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中国书画市场的需求还会持续不断增加,这预示着传统文化的再次回归,以及传承和创新。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市场、选择合适的画家和购买方式,以及采取适当的维护和保存措施,将是投资中国画市场的关键。利用“互联网+文化+金融”的平台将金融与文化紧密结合,是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一股重要力量。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华文化文明推进与世界的交融,未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会受到全球收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

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多种类型和风格,从传统水印版画到现代的数码版画,从简单的黑白版画到丰富多彩的彩色版画,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市场前景。《山泽通气》系列作品是李明先生授权的限量复刻版画艺术品。承袭传统艺术版画制作样式,充分体现艺术品限量标准,每幅作品均带有艺术家签章及限量收藏编号体现。集中解决了艺术品流通过程中的鉴真难、定价难、溯源难的行业问题。真正在艺术品收藏过程中实现确权、确真、确价、确序、确信的需求。

从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时代价值、学术价值、应用价值和市场价值的角度出发,科技赋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品,带领人们更好地认识、了解、传播艺术佳作的同时关注艺术创作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艺术家创作积极性、坚定文化自信。

目前,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和购买力的增加,版画在艺术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价格适中,收藏价值高,受到了众多藏家的青睐。其次,版画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室内设计、广告、服装设计到文具、家具、饰品等领域,给予人不同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近两年在“潮流艺术”的催生下,版画市场也从某一刻起突然迎来一股小高潮。限量版画在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上也受到了买家的追捧,这说明版画的市场认可度逐渐在提升。邦瀚斯香港2022年春季拍卖,【现当代艺术】拍卖会,36件精品佳作中有5 件版画作品,件数成交率高达97.2%,总成交金额逾2000万港币。名家原作仅一件,而限量版画收藏品作为原版艺术品的延伸,因其适中的价格,也决定了它更容易成为大众化的艺术消费品和收藏品。

 

三、市场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收藏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书画收藏。和其他投资产品一样,书画艺术品投资也存在着风险和利弊。

一方面,由于书画作品的价格标准难以统一,市场定价方式往往以作者意愿定价,导致书画作品价格令人琢磨不透,也因此书画市场价格存在很大水分,这使得很多潜在受众不敢轻易涉足当代书画收藏。另一方面,书画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有较高的门槛,对于在进行投资之前,需要对中国画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中国画的种类、流派、价值评估方法、市场行情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位或者几位自己喜欢或者市场前景好的画家进行投资。这需要考虑到画家的知名度、作品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度等因素。而中国书画是一种非常脆弱的艺术品,投资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画作,以确保其价值的稳定。

限量版画收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无限的市场前景。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无疑会使版画市场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投资的时代。

即便如此,在此情况下,限量版画的收藏也存在相应风险。投资者们应该注重版画创作者在业界的地位及口碑,其作品是否具备收藏价值。此外,艺术家的亲笔签名或独特印记也是版画作品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限量版画因其“可复刻”打破原作的“唯一性”,但其也因授权限量制作才使得其仍然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限量除艺术家的独特印记外,通常也体现在其版号和版数上,制作越少的版画,价值就越高。

理性投资习惯是投资者能长期进行艺术品投资的重要保障。理性投资者应该有自己的投资原则、投资策略,才能在纷乱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中保持冷静思考,做出合理投资决策。

投资者一方面应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艺术品投资种类;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经济实力选择投资规模。投资者往往会受市场中其他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潮流的影响,而多数情况下,盲目追随往往事与愿违。投资者应该坚定自己的投资决策,不应存在“捡漏”或其他侥幸心理。艺术品投资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四、投资价值分析总结

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规模已高居世界第一,世界艺术品市场中心东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流、货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海南集聚,搭建起了国际性的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让全世界的文化艺术品能够在这里实现流转、展出、交易等。《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面向全球的保税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业务”。

近年来,海南还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海南搭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放眼世界艺术品市场及其艺术品资源,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平台+互联网’的交易机制,不断发展艺术品产业业态,完善艺术品产业生态建设。利用艺术品市场、产业业态生态的发展去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让海南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2023年全国两会再次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口号,国家呼吁建设艺术品交易中心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密集布局文化艺术品产业,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主要中心城市和雄安新区及海南省建立了交易中心。 当下文化产业早已上升到国家政策领域,艺术金融化无疑会成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市场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3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后五年横跨全岛封关运作前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期,也是海南高质量发展窗口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共存。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产业体系,需推动全域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深度融合,提升海南旅游独特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增效。要推进数字服务、文化、中医药等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要拓展数字经济规模,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

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已成大势所趋。民藏是国家艺术品资产化的主角,应该占有自己的地位,站在新经济发展的潮头,当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收藏投资中国书画等艺术品将成为人们优雅而文明生存状态的必然选择,因为这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数字经济也已成为文旅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重塑文旅发展的新优势。海南通过发展数字艺术品与景区、博物馆等机构的合作,可以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去年中国艺术品二级市场的总成交额接近9500亿元,专家在中国经济和艺术品市场规模的基础上,计算出未来10年艺术品金融发展的潜力,艺术品资产化的预测可增加财富500万亿,与近几十年房地产大开发创造的价值相当,这样大规模的存量资产不需要消耗物质成本就可以实现增值。参与艺术品投资是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品市场发展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进艺术影响,只有以强有力的推广方式,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竞争中才能站得住脚,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