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 产品
  • 文章

扫描关注微信公众号

《水墨易象》

基本信息basic information

  • 产品代码601009
  • 产品属性限量复刻版画
  • 交易单位
  • 材 质纸质(装裱带框)
  • 尺 寸画框外径80×23cm
  • 交易模式摘挂牌模式
  • 挂牌数量128000
  • 挂牌参考价格3980元
  • 托管仓库海文交托管库
  • 挂牌机构成都逸贝紫新能源有限公司

简介 introduce

一、《水墨易象》简介

(一)产品交易信息

【上市日期】:2024年5月16日

【最小价格变动单位】:0.01元

【交易期限】:两年

【最小提货量】:1幅

【交易说明】:本产品不支持二次流转交易

【提货说明】:本产品支持“交收机构代发(邮寄)-交收费用20元/幅”。(详见“海文交官网-交易指南-交收流程”)


二、文化艺术品简介

(一)文化艺术品基本信息

《水墨易象》文化艺术品是由艺术家吴洁聪创作的作品。该作品根据书籍《易经开门,水墨演绎》编绘,耗时六年,苦思经营,作中学、学中作,终用中国传统水墨的形式为《易经》的六十四卦一一绘图。《易经》是阐述天地世间万象变化的古老经典,是博大精深的辩证法哲学书。其蕴涵着朴素、深刻的自然法则和辩证思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杰出代表。

《水墨易象》采用山水画的形式来诠释《易经》六十四卦,其意境高雅,让人能从画面上感受到浓厚的心象神韵与人文情怀,笔墨亦湿润不见火气,通透而无凝滞。本作品有幸受到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学大师曾仕强认可并合影留念。

本文化艺术品共包含64幅水墨作品,单幅作品限量发行2000幅,全球限量发行12.8万幅。由艺术家授权监制的限量版画收藏级艺术品,从作品收藏价值到版权确认,从数字化输出到装裱制作,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无论品质还是细节都忠于原作,让大众享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精华。每套文化艺术品均带有限量编号及艺术家签名、画框装裱、限量收藏证书,让艺术品流通的同时,与大众共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精华。

0.png00.png

 

000.jpg

收藏证书图示

 (二)艺术家简介

吴洁聪,字量寿,号承宽、三乐居主人。1975年生,广东揭阳人,199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国画系山水研究生班,获硕士学位。1998至2013年任教于肇庆学院,2014年调往广州画院任专职画家。现为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成员、广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文化艺术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吴洁聪是岭南山水画的青年才俊,在他的艺术经历中对宋元山水画技法资源的不断开掘和深入把握,为他赓续传承成为可能,而对近人如岭南画派诸家以及傅抱石、李可染甚至时人如曾苾先生等作品的研读和借镜,则使他进一步明晰自己可能的发展空间和艺术方向。

 

1.png 

1、主要展览:

第二届,第四届广东省中国画展;

第五届广东省中国画大展一一学术提名展;

2006年 同学八人展(广东省画院);

2008年 “重置一一传统”学术邀请展 (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馆);

2008年 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2009年 咫尺一一广东省青年画家国画作品展;

2009年 茶赋一-五人作品展(湖南-益阳);

2010年 同商共研一-十一人作品展(广州市文化馆);

2010年 当代岭南双年展(广州市岭南国派纪念馆);

2010年 《山治一一广东省山水画邀请展》 (广州市艺博院);

2011年 《笔参造化一一第六届广东省中国画展》;

2011年 《新广州好百米长卷》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2年 《广东青年美术大展》 (广州市艺术博物院);

2012年 《中华心台湾情一-首届两岸文化艺术高峰会展》 (台北国父纪念馆);

2012年 《广州画院三十周年系列展》 (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

2012年 《当代岭南2011-2012双年展》 (广州市岭南画派纪念馆);

2013年 《当代岭南一-今品大观专题展》 (中山市书画院);

2013年  《广东省美协第68回星河展》 (广东省美术馆);

2014年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一一广东省展》 (广州市艺术博物院);

2014年 《当代岭南大展》 (北京市国家画院美术馆);

2015年 《心墨相映·当代岭南中国画学术展》 河南省美术馆);

2015年 《北上一一广州画院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写生、创作展》;

2017年 《为谁而建》入选广东省百年大展;

2017年 《传统园林是活化的山水诗》入选庆祝十九大召开 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2、著作:

《大写意花鸟画入门奥秘》1999年辽宁美术出版社;

《艺术史中的图像丛书--造化与心源》卷(参编)2006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众画相系列一吴洁聪画集》2008年岭南美术出版社;

《胡九蝉写意画基础示范》2009年台湾出版发行(主编);

《新视野丛书一-吴洁聪画集》2010年安徽美术出版社;

《物》2014年(个人文集)。

3、收录记录:

《重量传统》2008年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画册合集);

《当代岭南》2009年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画册合集);

《咫尺一一广东省青年画家国画作品展作品集》2009年岭南出版社;

《茶赋一-五人作品集》2009年中国文化艺术出版社;

当代岭南2009-2010中国画年鉴》2010年安徽美术出版社;

《当代岭南一一当代国画名家作品研究1-4卷》2011年安徽美术出版社 (画册合集);

《艺术沙龙一岭南状态》2011年人民美术出版社;

《岭南风格一一当代岭南名家作品集/山水专题》2012年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当代岭南2011-2012双年展年鉴》2012年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当代岭南一-今品大观》2013年安徽美术出版社(画册合集);

《岭南书画名家精品集》2015年广州出版社(画册合集)。

4、获奖:

2008年被评为肇庆学院优秀教师;

2010年被评为肇庆学院优秀班主任;

2007年作品《星岩清晖》获肇庆市星空联盟美术作品大赛银奖;

2011年作品《虎丘剑池》获南粤校园党旗红广东省高校书画摄影大赛教师组优秀奖;

2012年作品《为谁而建》获2012《广东青年美术大展》金奖。

 

(三)创作背景

《水墨易象》是以山水画的水墨形式来诠释《易经》六十四卦,共包含水墨创作绘画作品64幅,与易经六十四卦一一对应。本作品耗时六年苦思经营穷经皓首,同时也上穷碧落下黄泉,作中学,学中作,边创作边吸收,甚至为达完美而不断的自我否定和废纸重画,总希望能重新演绎其卦象内涵与画面更能一致,不料愈投入就愈发现它的艰难与深邃,似乎它就像无止尽也远不枯竭的井泉,愈挖愈深,也永不见其底层,不论如何理解都难尽其意。于是咬着牙继续寻寻觅觅,直到机缘巧合般的接触到了台湾师范大学曾仕强教授百家讲堂《易经的奥秘》系列视频,总算拨云见日明白了《易经》的基本原理,再结合《易经图文百科 1000 问》这些工具书。前前后后用了八个月的时间,才勉强将六十四卦的创作草图绘制出来。

弄明白《易经》的原理后,艺术家梳理出了几条清晰的创作原则:

第一,以偏概全,牵强附会。只有卦划本身才能精准的表达,其他的任何一种形式都只能是以偏概全。

第二,以每一卦所代表的某种人生智慧入画。《易经》本身涵概了宇宙人生的一切,是“宇宙人生的密码”,只有从人生智慧这个角度入手才不至于笔下无物,才有可能用带故事性的人、事、物来表现卦象。

第三:以农耕文明为载体。《易经》自身的发端与完善是基于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因此六十四卦中的“人”设定为非古非今,年代特征模糊化,但突出农耕气质故事与器物也尽量与农耕文明契合。

第四:独立看都是一张完整的山水画。根据《易经》的原理,万事万物各有归属。这套六十四卦山水画作就是在以下所归纳的这些要素的基础上加以发挥创作出来的。

微信图片_20240515135553.png

艺术家从着手这个系列创作至出版,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折腾了六个春秋,每一次集中精力进行创作修改,都是一次攻坚战。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时为了要表达出某种特定效果也数易其稿,例如乾卦为了画出下冰雹的感觉,一直画到了第七张才打住,因此六年来撕过多少张画无以计数!但在这反复琢磨过程中也让艺术家感悟到了不少事理,从天地大道以至智慧人生,收获之丰真是千言万语难道尽。

一览吴洁聪《水墨易象》之大作,从画面上感受到浓厚的心象神韵与人文情怀和高度的造形语言之提炼,笔墨亦温润不见火气,通透而无凝滞!最难能可贵的是他将大自然融汇于自己胸中,通过自己读《易经》洗心的蒙养和修炼,把天地造化之奥妙变成自我的一部分,这不仅是胸中之丘壑更是神游太虚、宇宙即心之体现。这其中有情、有境,有诗歌、有文学有人生、有体悟。

 

(四)文化艺术品特点

吴洁聪青年时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后蛰隐于古都肇庆,潜心修炼耕读不辍数十余载,又于 2014 年调任广州画院。平素喜参学名家典籍、善蓄书画文玩,他的画与人是一致的,他那些明显带有叙事性甚至戏剧性的以现代山水景观为主题的作品,都能够让观者感受到画面背后的意旨。良好的学院造型基础则为其大场景的把控,包括人事、物事的铺陈等提供了全方位技术支持,这让画家可以了无挂碍地抽身以“观者”身份对所描绘的“景观”和“事件”进行一番冷静的文化考察。因此观看吴洁聪的山水画系列作品,虽然画面也是曲径通幽水有来源路有去处,但已远非传统山水画那样的可居可游,作品的观赏者也不会随着画中熙熙攘攘的人群作一回全程游览,而是通常会以“他者”身份对这一场景进行理性的审视。

当代的山水画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以传统笔墨程式为主要表现手段和通过写生积累素材进而提炼而成两大路数,而且,绝大多数山水画家的着力点,主要在于笔墨的个性化和图式的风格化上。吴洁聪当然也极其重视自身笔墨的锤炼,在图式上也力求形成自家风貌,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视觉形式固然重要,但是,作品背后的精神指向,更是他愿意去探求的迷人境地。正因为其有此志向并躬身践行,社会现实的感同身受、生活日常的会心一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察感悟等等,都能够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

1、收藏价值

《水墨易象》是由画家授权亲签的限量版画,依托现代高科技十多亿像素的立体扫描仪扫描原作,以高仿微喷数字技术印刷而成的。艺术家的经典原作,往往是收藏在少数美术馆或者博物馆,普通人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金钱才有可能接触到,这为想收藏艺术品的广大人群设置了一个高门槛。随着科技的发展,原作限量版画正在打破这个困境。在充分还原艺术品原貌的前提下,同时满足艺术品广泛传播的需求,选择以限量版画作为艺术承载形式。使得许多除博物馆、美术馆的机构,如大学、图书馆,也能够收藏或者展览大师级的艺术作品,而普通人也能够尽可能地接触优秀的艺术作品,有利于艺术家理念的传播,也减轻了收藏家的经济压力。随着限量版画市场慢慢铺开,其收藏渐渐走进大众收藏视野,在一些拍卖会上也屡屡拍出佳绩。

“绘画的价值,除了体现创作者的艺术水平之外,就是孤本无法复制的特性。”随着近几年艺术市场的兴起,使得当今艺术家作品的复制版画逐渐流行起来,并且逐渐受到市场的青睐。限量版画的收藏价值早已得到普遍认可,由于印数有限,过程又由作者亲自参与制作,名家的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已经成为艺术品收藏入门的第一阶段。通过限量复刻版画的方式发行,让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不仅适应了市场需求,也是对艺术品在未来长久绽放的一次成功探索。

限量复刻版画不仅满足了中高层消费,同时使收藏行为的风险减低,也是入门藏家提高眼界和鉴藏水平的基石,实现优秀艺术作品走进千家万户。从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家作品中选择最适合家居和办公装饰的作品,从作品收藏价值到版权确认,从数字化输出到制作,秉承精益求精的理念,让大众共享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艺术精华。

2、市场价值

哲学家本雅明说: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使经典作品独一无二的“韵味”消失后,也使艺术由“精英”走向“大众”,技术复制取消了艺术的唯一性,但却加大了艺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历史上一些伟大的艺术家,都曾经创作了很多精美的版画作品,伦勃朗、米勒、梵高、马奈等艺术家,都曾将自己的作品制作版画。基于此,我们现在才能在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欣赏到这些同等于原作的艺术珍品。

版画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重要门类,在欧美、日本市场有着较高的普及度,成熟且繁荣。随着国际版画艺术品不断流入中国市场,国内的版画市场也随之被关注,市场价位不断走高,但相对于其他大众收藏来说,版画仍然处于冷门收藏,其艺术价值与市场价格相距甚远,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版画市场仍处于价值洼地,未来将成为艺术品市场的一匹黑马。

从市场看,价格优势仍是复制版画受青睐的重要因素之一。知名艺术家的原作代表作品大多已被艺术机构或个人收藏,不仅价格高昂,再度流入市场的可能性也极小,因此,其版画的推出,对艺术作品的爱好者来说,不失为一个更好的选择。

对于复刻品在艺术品市场的定位,吴冠中的理解是:他生前捐献大量作品给博物馆,满足的是艺术品的收藏功能;把作品投向艺术市场,满足的是艺术品的投资功能;授权复制艺术品,则是希望可以满足艺术品的审美功能,让优秀艺术品可以装饰普通百姓家庭。如今,艺术品已成为大众化的精神产品。艺术品限量复制技术的诞生,可以满足社会更多需求。

3、文化价值

该文化艺术品是以《易经》六十四卦为题材创作的水墨作品。《易经》和书画作品的结合,在艺术领域实属罕见,是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双重结合。众所皆知《易经》不仅是一部博大精深的哲学著作,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籍。它最早记载于商周时期,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易经是围绕着八卦和六十四卦的哲学体系,通过阐述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以及人生的哲学智慧,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

《易经》在中国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财富。《易经》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承中华文明:易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包含了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思想,通过易经的传承和学习,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中华文明的精髓和特点。

弘扬民族精神: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学说和变化之道等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内涵。通过易经的传承和学习,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促进文化交流:易经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易经的传承和学习,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推动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水墨易象》作为由《易经》启发的书画艺术品,其表现形式和内涵无一不沿承着《易经》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通过书画作品将传统文化具象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市场前景分析

近年来,中国市场(包括中国内地、香港地区和澳门)一直是艺术品的净进口国,即进口超过出口。这不仅体现中国作为全球重要艺术品市场的地位,也表明中国还有强大的艺术品消费需求。根据《巴塞尔2023年全球艺术市场报告》显示,疫情期间,由于诸多展会被迫取消,亚洲市场遭遇大幅收缩。然而即使在销售额同比下降14%的情况下,中国市场在2022年的艺术品销售额仍然达到了112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17%,全球排名第三。在日益增长的艺术消费人群和某些关键城市的聚集效应的背景下,中国艺术品市场正处于转折点。中国市场的重新开放会刺激其累积的需求和供应,推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恢复到2019年之前的状态。

中国书画是中华民族的国粹,优秀作品是先进文化的结晶,其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览中国绘画史,一个艺术门类的发展并非仅源于其演进历程之时代久远,亦非依赖于图像样式之风格渐变,而文脉传统之有序演进有时也不见得是波澜不惊并顺理成章的。这典型化体现于中国画的历史沿革进程之中。

当代的山水画创作,大体可以分为以传统笔墨程式为主要表现手段和通过写生积累素材进而提炼而成两大路数,而且,绝大多数山水画家的着力点,主要在于笔墨的个性化和图式的风格化上。吴洁聪作为岭南山水画界超拔同侪的青年才俊。也极其重视自身笔墨的锤炼,在图式上也力求形成自家风貌,但他清楚地意识到,视觉形式固然重要,但是,作品背后的精神指向,更是他愿意去探求的迷人境地。正因为其有此志向并躬身践行,社会现实的感同身受、生活日常的会心一笑、以及对人生哲理的体察感悟等等,都能够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山水画作品之中。

截至2023年7月中旬,雅昌艺术网对18家知名拍卖行春季拍卖进行了总结和梳理。在中国书画板块,共举行了56场拍卖,总成交额超过了58.8亿元。在成交额排在前10位的拍卖行中,共有48个书画专场,总成交额达到了55.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8.18%。中国画市场的繁荣与国内经济的高速增长、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藏家们的投资热情密不可分。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自信心的增强,中国书画市场的需求还会持续不断增加,这预示着传统文化的再次回归,以及传承和创新。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市场、选择合适的画家和购买方式,以及采取适当的维护和保存措施,将是投资中国画市场的关键。利用“互联网+文化+金融”的平台将金融与文化紧密结合,是推动中华文化复兴的一股重要力量。随着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中华文化文明推进与世界的交融,未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会受到全球收藏家和投资者的青睐。

版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艺术市场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多种类型和风格,从传统水印版画到现代的数码版画,从简单的黑白版画到丰富多彩的彩色版画,每一种都有着独特的魅力和市场前景。

目前,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艺术品的需求和购买力的增加,版画在艺术市场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其价格适中,收藏价值高,受到了众多藏家的青睐。其次,版画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地扩大,从室内设计、广告、服装设计到文具、家具、饰品等领域,给予人不同的艺术享受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在西方艺术市场,版画甚至可以作为一个估价的风向标而存在。

“版画是许多有抱负的收藏家的入门之选。”“版画是目前市场上,特别是疫情期间最受欢迎的线上艺术品消费方式。”

——苏富比前美国当代艺术之星主席的高层Gabriela Palmieri

近两年在“潮流艺术”的催生下,版画市场也从某一刻起突然迎来一股小高潮。限量版画在一些艺术品拍卖会上也受到了买家的追捧,这说明版画的市场认可度逐渐在提升。邦瀚斯香港2022年春季拍卖,【现当代艺术】拍卖会,36件精品佳作中有5 件版画作品,件数成交率高达97.2%,总成交金额逾2000万港币。名家原作仅一件,而限量版画收藏品作为原版艺术品的延伸,因其适中的价格,也决定了它更容易成为大众化的艺术消费品和收藏品。

 

三、市场风险分析

随着我国收藏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书画收藏。和其他投资产品一样,书画艺术品投资也存在着风险和利弊。

一方面,由于书画作品的价格标准难以统一,市场定价方式往往以作者意愿定价,导致书画作品价格令人琢磨不透,也因此书画市场价格存在很大水分,这使得很多潜在受众不敢轻易涉足当代书画收藏。另一方面,书画市场对于投资者来说有较高的门槛,对于在进行投资之前,需要对中国画市场有一定的了解。包括中国画的种类、流派、价值评估方法、市场行情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投资者可以选择一位或者几位自己喜欢或者市场前景好的画家进行投资。这需要考虑到画家的知名度、作品的品质和市场认可度等因素。而中国书画是一种非常脆弱的艺术品,投资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护和维护画作,以确保其价值的稳定。

限量版画收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展现出了无限的市场前景。科技的持续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文化需求无疑会使版画市场焕发新的活力。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投资的时代。

即便如此,在此情况下,限量版画的收藏也存在相应风险。投资者们应该注重版画创作者在业界的地位及口碑,其作品是否具备收藏价值。此外,艺术家的亲笔签名或独特印记也是版画作品价值体现的重要组成部分。限量版画因其“可复刻”打破原作的“唯一性”,但其也因授权限量制作才使得其仍然具备较高的收藏价值。限量除艺术家的独特印记外,通常也体现在其版号和版数上,制作越少的版画,价值就越高。

理性投资习惯是投资者能长期进行艺术品投资的重要保障。理性投资者应该有自己的投资原则、投资策略,才能在纷乱的艺术品投资市场中保持冷静思考,做出合理投资决策。

投资者一方面应根据自身兴趣选择艺术品投资种类;另一方面结合自身经济实力选择投资规模。投资者往往会受市场中其他投资者行为和市场潮流的影响,而多数情况下,盲目追随往往事与愿违。投资者应该坚定自己的投资决策,不应存在“捡漏”或其他侥幸心理。艺术品投资市场未来的不确定性是客观存在无法避免的。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四、投资价值分析总结

随着我国艺术品市场的迅猛发展,市场规模已高居世界第一,世界艺术品市场中心东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人流、货流、资金流、信息流在海南集聚,搭建起了国际性的艺术品综合服务平台,让全世界的文化艺术品能够在这里实现流转、展出、交易等。《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支持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设立国际文化艺术品交易场所,依法合规开展面向全球的保税文化艺术品展示、拍卖、交易业务”。

近年来,海南还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海南搭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放眼世界艺术品市场及其艺术品资源,在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平台+互联网’的交易机制,不断发展艺术品产业业态,完善艺术品产业生态建设。利用艺术品市场、产业业态生态的发展去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让海南立足中国,面向世界。

2022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文物和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华优秀文明资源。要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传播更多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产品。

2023年全国两会再次提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口号,国家呼吁建设艺术品交易中心是当前发展文化产业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密集布局文化艺术品产业,在北京、上海、重庆、深圳等主要中心城市和雄安新区及海南省建立了交易中心。 当下文化产业早已上升到国家政策领域,艺术金融化无疑会成为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市场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

2023年海南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今后五年横跨全岛封关运作前后,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关键期,也是海南高质量发展窗口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共存。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生态型创新型产业体系,需推动全域旅游与文化体育、健康医疗等深度融合,提升海南旅游独特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提质增效。要推进数字服务、文化、中医药等服务出口基地建设,做大做强文化艺术品交易市场。要拓展数字经济规模,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力争数字经济增长15%。

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已成大势所趋。民藏是国家艺术品资产化的主角,应该占有自己的地位,站在新经济发展的潮头,当实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收藏投资中国书画等艺术品将成为人们优雅而文明生存状态的必然选择,因为这是精神文明的标志之一。数字经济也已成为文旅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正在重塑文旅发展的新优势。海南通过发展数字艺术品与景区、博物馆等机构的合作,可以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联动,推动文旅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2022年中国艺术品二级市场的总成交额接近9500亿元,专家在中国经济和艺术品市场规模的基础上,计算出未来10年艺术品金融发展的潜力,艺术品资产化的预测可增加财富500万亿,与近几十年房地产大开发创造的价值相当,这样大规模的存量资产不需要消耗物质成本就可以实现增值。参与艺术品投资是推动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推进艺术品市场发展壮大,促进中国文化艺术传播的重要途径,借助金融化的手段,促进艺术影响,只有以强有力的推广方式,中国文化艺术在世界竞争中才能站得住脚,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巨大的意义。